世界期待從兩會聽到更多科技創新好消息
來源:環球時報 時間:2025-03-04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劉結一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其中,人形機器人、“賽博煙花”等科技類話題占了相當比重,也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梢灶A期的是,科技創新將是今年全國兩會討論最熱烈的話題之一,中國社會的創新熱潮將通過兩會得到進一步展現,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正在形成共振。
劉結一在發布會上表示,“新質生產力發展生機勃勃”。這句話在中國社會有著非常具象化的壯闊圖景。今年以來,國產大模型DeepSeek憑借開源模式和成本優勢迅速“出圈”,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大陸的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有29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人工智能列為優先事項,14個將機器人技術列為優先事項。例如,北京市重點發展人形機器人等20個未來產業,廣東省深化重點工業領域“機器人+”應用等,顯示出各地正圍繞科技創新出現你追我趕的強勁勢頭。兩會前夕在京舉行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更是在企業界形成新的強大鼓舞,以創新驅動發展的勁頭更足了。
兩會也標記著中國新技術前進的腳印?;乜慈ツ陜蓵?,“新質生產力”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被列入十大工作內容之一。一年來,從頂層設計到地方實踐,新質生產力熱潮持續涌動,勾勒出中國經濟新圖景。比如在商業航天領域,北京、上海、廣東等十余個省份密集出臺專項支持政策,形成多個商業航天產業集群,構建完整的產業體系;低空經濟的新賽道日漸開闊,有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近8600億元;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
更為顯著的是,社會輿論對新質生產力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日益深入人心,社會信心得到有效提振。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正在以自己的節奏推動這一正循環的形成。政府不斷優化環境政策,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科研院所在基礎研究上不斷發力,社會各界對技術創新給予更大關注和支持,圍繞著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些力量將越來越牢地擰成一股繩。未來,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與能力的增強,越來越多有才學、貼近市場的人才不斷涌現,中國的科技創新更加令人期待。
同樣在3日,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巴展”)在巴塞羅那開幕,超300家中國科技企業亮相“巴展”,成為一道“非常搶眼”的風景。在今年的展會上,華為、中興等企業將展示6G預研、人工智能通信等前沿技術;小米、榮耀等品牌則聚焦智能終端生態創新,彰顯著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舞臺上的活力,也印證著市場力量對新質生產力的創造性轉化?!鞍驼埂钡恼古_雖然與兩會的新聞大廳相隔萬里,卻從不同側面映射出中國科技創新的蹄疾步穩,為世界觀察中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窗口。
中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既需要兩會這樣的政策“坐標系”,也需要巴展這樣的全球“演兵場”。當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交匯,中國的選擇清晰而堅定:以制度創新釋放技術潛能,以開放合作放大創新效益,以負責任態度引領技術向善。一個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度參與全球創新治理的中國,將為全球經濟增長與技術進步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